走下舞臺“進校園”
4月26日,青年琵琶演奏家劉小菁走進北京市徐悲鴻中學為學生們作民族樂器琵琶的藝術講座,中山音樂堂“打開藝術之門”進校園活動由此拉開了帷幕。5月15日、16日,中提琴家艾維·列維坦攜手優(yōu)秀的以色列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雅門·薩蒂于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北京市匯文中學、北京市培新小學舉行6場公益音樂互動活動。接下來,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長號首席,中央音樂學院長號副教授、銅管教研室主任劉洋來到北京市陳經綸中學;著名豎琴演奏家王冠走進北京陳經綸中學帝景分校為四年級的小朋友們“揭開豎琴的神秘面紗”。今年的進校園活動共走進7所中小學校,舉辦了9場講座互動,共有1300名中小學生參加了活動。
從舞臺走進校園,從讓孩子們走進音樂堂接觸藝術,到組織藝術家走進校園主動去接觸孩子們,近距離啟發(fā)他們藝術熱情,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向藝術的大門,讓人們看到中山公園音樂堂“打開藝術之門”并沒有停留在每年暑期藝術節(jié)七十場演出場場爆滿、興趣夏令營門票供不應求的成就感滿滿,而是在不斷地尋求“升級”推出新的“版本”。與此同時,我們又一次驚喜地看到了今年“打開藝術之門”暑期藝術節(jié)開票后的“瘋狂”“搶票”更甚于往年的景象,尤其是興趣夏令營幾乎都是“秒殺”。來自中山音樂堂的信息,今年不僅全新推出胡琴、朗誦吟誦等藝術興趣夏令營,還拓展了藝術講座新的內容。毫無疑問,今年夏季“打開藝術之門”暑期藝術節(jié)的熱度會更高。
北京晨報首席記者 李澄
進校園精彩回放
魅力琵琶敲響“打開藝術之門進校園”
4月26日,“進校園”活動與青年琵琶演奏家劉小菁來到徐悲鴻中學進行民族樂器琵琶的藝術講座。講座中,劉小菁老師以講座的形式帶徐悲鴻中學的同學們走進了琵琶的世界,主要講解了琵琶的構造、琵琶的歷史和技法,為大家演奏了琵琶的代表作品,還為大家介紹了琵琶及彈撥樂的演奏形式等,到場的同學們十分感興趣并收獲滿滿。
初二(1)班的陳佳玉同學是去年“打開藝術之門”主形象的設計者,她說:“通過今天的講座我了解到了琵琶的起源、演奏技法,這些我過去都一無所知,所以今天收獲特別多,希望有更多這樣的講座,讓我們更多的了解民族音樂文化。”
以色列音樂家用音樂傳遞愛
5月15日、16日,中提琴家艾維·列維坦攜手優(yōu)秀的以色列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雅門·薩蒂帶著自己的Musethica公益音樂行動加入了“打開藝術之門”進校園活動,在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北京市匯文中學、北京市培新小學舉行6場公益音樂會,列維坦深入淺出的講解和出神入化的演奏,為孩子們打開了一個新奇世界的大門。
艾維·列維坦介紹說,“Musethica公益音樂行動旨在將新的音樂教學理念引入古典音樂高等教育,把優(yōu)秀的古典音樂帶給那些少有機會走進高雅音樂廳欣賞古典音樂的人們。”談到Musethica這樣極富創(chuàng)意又溫暖人心的公益音樂行動未來將會持續(xù)多久時,已經與中山音樂堂合作Musethica進入第五年的艾維·列維坦微笑著表示,“公益是無止境的,每一場公益音樂會都帶給我堅持做下去的力量,音樂本身就是我的動力,我享受這其中的每一個瞬間,只要我愿意做我會一直做下去。”
陳經綸中學吹響藝術的號角
5月17日,“打開藝術之門進校園”活動在著名長號演奏家劉洋的精彩講解中于陳經綸中學完美謝幕。講座中,劉洋老師以最平易近人的聊天的形式帶陳經綸中學的同學們走進了銅管樂的世界,為同學們講解了不同的銅管樂器的音樂特色及構造,還通過播放視頻、現(xiàn)場演奏等方式讓同學們感受到了銅管樂的魅力;還認真與同學們交談,解答同學們的問題。
一位學習小號演奏的同學表示:“我認為打開藝術之門進校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們平時也會有音樂課、音樂培訓,但是不會這么專業(yè),而能有音樂大家走進我們,帶我們深度地了解一個樂器,讓我們能夠更加全面了解樂器,也增進了我們和樂器之間的感情。”
王冠老師“揭開豎琴的神秘面紗”
5月21日,北京陳經綸中學帝景分校迎來了“打開藝術之門進校園”活動——“揭開豎琴的神秘面紗”。擔任本次講座主講人的是美麗優(yōu)雅的著名豎琴演奏家王冠老師,而當天聽眾,則是學?;顫娍蓯鄣乃哪昙壍男W生們。
豎琴一直是充滿仙氣卻有一些“距離感”的樂器,王老師為大家從最基礎的豎琴知識講解,并為大家演奏了優(yōu)美動聽的豎琴曲《胡桃夾子》《花之圓舞曲》《阿拉伯風格舞曲》《源泉》等,整個講座現(xiàn)場都余音繞梁,孩子們聽得十分開心。
王老師說:“很多學生提的問題特別令我驚訝,比如說一個小同學問到了豎琴的時值,因為她觀察到豎琴一撥弦,弦就在震,這個我們平時要花很長時間去練習,她的觀察非常細。我認為面對這種年紀的學生,更多的互動是一種讓大家走近音樂的方式,近距離觀察感受,能夠更加增進大家的興趣。而且豎琴的學習越來越沒有年齡限制,我們有小豎琴,所以五六歲的小朋友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人物專訪
徐堅(中山音樂堂總經理):
孩子對藝術的渴求超乎藝術家的想象
“打開藝術之門”一直把孩子們的參與、體驗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最近幾年,打開藝術之門的海報的主題形象,紀念T恤衫的圖案等等,都是孩子們設計的。打開藝術之門的各種夏令營,非常受孩子們的歡迎,也是因為它的參與感、體驗感都是最好的。每年的夏令營都會爆滿,很多孩子因為名額的限制,都不能前來參與。所以我們就想,能不能讓這些優(yōu)秀的藝術家走進校園,能夠近距離地與孩子們分享音樂的快樂。我們有了這個想法之后馬上就與經常合作的各位藝術家進行了溝通。他們也非常支持我們的想法。我們又聯(lián)系了幾所學校,學校的老師也非常期待這種形式。于是在4月底,我們就開始了打開藝術之門進校園的活動。
4月底至5月中旬,我們已經安排了三位中央音樂學院的教師以及來自以色列的中提琴演奏家,進行了9場走進校園的活動了。學校的學生和老師都對我們的這種形式表示了由衷的歡迎和贊嘆。每次舉辦學校的老師發(fā)送朋友圈以后,總會有其他學校的老師紛紛咨詢,如何能讓我們到他們的學校也去安排這樣的活動。現(xiàn)場聆聽藝術講座的孩子們也是興趣非常高,提出的問題非常的專業(yè),也非常的有水平。所以,我想這樣的藝術形式,經過探索,知道它是一條可以繼續(xù)走下去的路。所以,我們今后還會更多地安排藝術家到學校,去和孩子進行深入的交流互動,讓更多的孩子們愛上音樂。
來講座的藝術家,其實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受歡迎,劉洋老師在陳經綸的高中部的時候,下面大約有六百多名學生,學校還進行了校內網(wǎng)絡直播?,F(xiàn)場還有很多孩子是學習過管樂的,所以,他們覺得完全超乎了想象。在孩子們的藝術修養(yǎng)和藝術水平方面,我覺得經過這么多年打開藝術之門的熏陶,確實我們北京的孩子在這方面體現(xiàn)了北京作為文化中心,藝術教育的水平。